十大會展城市 它們都是什么性格?
十大會展城市 它們都是什么性格?
十大會展城市 它們都是什么性格?
【上?!?
性格詞:兩翼齊飛 "浦東、浦西構建的會展實力當驚世界殊"
2013年度上海規模以上展會數量以73個繼續位列榜首,比2012年大幅增加12個。
在首都會展業持續凋零的當下,上海穩坐中國內地展覽圈老大的頭號交椅,并吹響國際會展之都的號角。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上海會展業迅猛發展,如今在這座城市中,全國性或國際性會展數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遞增,其中約50個已有相當國際知名度。2013年,在總數已躍升到73個的海派大展總榜中,新增21個,非一年一屆的展會時間輪到15個、流動展落地1個,上海會展業呈現出獨領風騷的繁榮態勢。
2014年10月,被稱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建筑單體和會展綜合體的國家會展中心試運營,新展館猶如磁石吸引各地大展遷滬,建成后已成功舉辦第23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第十六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健康產業領袖峰會等一系列品牌展會。
【北京】
性格詞:首都眼光 “首都新定位、京津冀一體化帶來新飛躍”
2013年北京規模以上展會數量42個,比去年下降4個,排名第二。
早在“九五”期間,北京就舉辦了各類展覽會1251個,占全國展覽總數的50%左右。近幾年,北京會展業依然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是中國辦展辦會數量最多城市之一。舉辦的展覽會以經濟技術類為主,在全國率先形成了中國會展產業的雛形。
由于場館限制的木桶短板與南北國家會展項目綜合體的雙向夾擊,北京的優質展會呈不斷外流的趨勢,如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2015年就轉投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的懷抱。一沒政策二無場館的北京會展格局與上海呈完全相反的態勢。
【廣州】
性格詞:有容乃大 擁有“全國第一展”,又在開放最前沿
2013年度廣州規模以上展會數量40個,比上一年度增加4個,繼續屈居北京之后排在第三位。
因舉辦廣交會,廣州幾年來一直蟬聯規模以上展會總面積全國第一。但隨著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的建成使用,展會總面積的第一名號面臨著挑戰。
廣州在展會的數量上繼續被已呈頹勢的北京壓制,主要體現在新增展會遠遠落后,這體現了廣州會展業在壯大規模的同時,需不斷增強新項目的開拓與獨立造血能力,不能因為廣交會的存在而放慢創新的步伐。
【深圳】
性格詞:勇于創新 “城市競爭力躍升第一名,會展創新助力多”
2013年度深圳規模以上展會數量29個,比去年增加6個,名列全國第四。羊城鵬城之間的華南會展之都爭奪戰的硝煙繼續彌漫。
深圳過去幾年規模以上展會數量和展出總面積均穩定在全國前四位,而其展館的室內展廳面積目前只排進全國十強之列。與北京的展會“瓶頸”一樣,展館短板已影響了深圳展覽更上一層樓;此外,珠三角激烈的展覽競爭格局也令深圳背負壓力。2009年落戶深圳的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也移師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展館面積不足成為其展會出走的一大核心推手。
【成都】
性格詞:后發趕超 "漸成北、上、廣以外的會展城市之翹楚"
2013年成都規模以上展會數量達17個。在數量和展覽面積上均名列全國第五。2012年成都規模以上展會數量為14個,2011年為16個,可見會展雄心宏大的成都將核心與重點放在了質而不是量上。
近年來,成都與國際頂級組展商的交流合作力度空前,與英國勵展、英國博聞與德國科隆等知名會展巨頭達成切實的合作。2014年后,成都會展業的發展策略同樣放在“提供更好的質量”,而不是數量上的單純提升。
【天津】
性格詞:蓄勢騰飛 “依托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展館將再添力”
北京會展擬下行,天津接盤無壓力。分食北京會展蛋糕的不僅僅是上海的國家會展中心項目,天津的國家會展中心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
2013年天津規模以上展會數量16個,較往年增加了5個。在2013年的16個展會中,新增6個展會,流動來2個展會。天津的國家會展中心項目對吸引流動展與新創展會的落戶是很大的利好,隨著其竣工可期,天津展覽業可有效分流北京因場館“瓶頸”而無法消納的品牌展會,為環渤海京津冀展覽圈的真正形成打下基礎。
【重慶】
性格詞:異軍突起 "長江帶、大城市、大展館都在助推會展"
隨著西部最大的會展場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的竣工,重慶的會展業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2013年,重慶14個規模以上展會中,3個為新增展,1個為流動展。其中有5個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辦。
重慶異軍突起,促使西部會展版圖發生變化。據《2013中國規模以上展覽機構調研分析報告》顯示,在2012年與成都并列第五的西安掉到了第九名。
【青島】
性格詞:前景可期 “西海岸新區建設新場館,高端會展更突出”
2013年,島城的規模以上展會擴容至14個,同比增加了3個。2011年與2012年,青島規模以上展會數量均為11個,雖然2013年僅僅增加了3個,但也是一個難得的提升。
島城因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與海洋風光,成為多品類優質流動展會的青睞之地。2012年,青島11個展會中,流動展有2個,2013年,青島14個展會中,流動展有3個,占比21.4%,這也使得其在數量上得到一定的保證的同時,同樣面臨著一定的變數與不確定性。
【西安】
性格詞:思路前瞻“在“一帶一路”新藍圖里會展活動亮點多”
西安在發展會展業方面是一座很有潛力的城市,近年來品牌流動展會頻頻落戶,這充分體現西安優異的會展大環境與厚重的人文歷史沉淀。隨著成都的穩打穩扎、重慶的開門納客,西安的西部牌愈加不好打,也許在歷史沉淀上做文章講師一步奇招,帶來新的增長點。
【武漢】
性格詞:中部新軍 "長江中部城市群之首,全國會展新軍之冠”
武漢的多元化產業格局與厚重的文化沉淀是發展會展產業的堅實依托,但江城會展業始終在舉步維艱中探索路徑。2011年竣工接展的武漢新城國際博覽中心就因為配套設施不全與地處偏遠常常被組展商詬病,但江城會展業人不畏挫折,終于在2013年進入會展城市前十名。
2013年武漢規模以上展會數量12個,比2012年增加2個,排名由從未進榜單升格為并列第十位。具體來看,2013年的12個展會中,新增展會3個,流動來展會6個。流動展占比較大,說明城市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流動展較多,則意味著展會數量及名次不穩定。